朱玉伟


导语:朱玉伟为何能够被称之为大工匠?

朱玉伟,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班长,扎根基层36年,用创新屡屡突破技术瓶颈,3项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带电作业工具空白,获得授权专利26项。1983年,他带领班组成员开创了全国第一次50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先河,确立了河南带电作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。全国劳动模范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受邀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观礼,国网公司技能专家,最美国网人……一系列的荣誉,彰显着时代“大工匠”的厚重业绩。

在河南省总工会的推荐下,河南电视台《对话中原》栏目组专程采访录制了时长40分钟的“大工匠”朱玉伟专题。摄制组策划的“大工匠——走向中国制造2025的河南力量”,以期展示当代技术工人的风采,期望带给观众对转型中河南企业的期待和信心。

电力“爱迪生”的第一桶金

遥控放线飞车、软对抗型防盗螺丝、更换复合绝缘子专用梯、手摇机动绞磨、可调式通用撑梁……走进平顶山公司输电运检创新工器具室,各式各样的创新工器具让人眼花缭乱,它们的发明者正是朱玉伟。

 “我所有创新发明的动力都来自一线工作实践,如果离开这个岗位,就等于没有创新源泉,我也不会取得现在的成绩。”4月6日,在河南电视台播出了公司系统优秀先进典型人物朱玉伟专题访谈 《大工匠——爱偷懒的“电力爱迪生”是怎样炼成的》之后,多家企业员工代表与朱玉伟面对面交流,学习感受身边“大工匠”的独特魅力。

今年56岁的朱玉伟,1981年从南阳电力技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平顶山供电公司,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一线,从学徒工到检修班副班长,再到带电班班长,36年风雨兼程,朱玉伟一直都是一线员工的榜样。

“带电作业,就是在不停电的状态下,在高空进行作业,”朱玉伟说,在开展带电作业工作时,时自己和工友们随时都面对着两大危险:高空和高压。

1981年,中国第一条500千伏线路姚武线开始投运,带电作业始终是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。“那时候,我们进退强电场主要用的是‘吊篮法’,这种方法自控性很差,自己没有办法控制进退强电场的时间,工作的时候很危险。”朱玉伟说由于这是当时中国第一条500千伏线路,没有经验可以借鉴,工人作业的时候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,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。

能不能找到安全进入电场的办法呢?朱玉伟日夜琢磨,反复研究,1988年,他和工友在实践中创立并使用了独角梯进、退强电场作业法。这种梯子能分节、可长可短,作业者可以随时调整进退强电场的间距和时间,安全有了保证。这项发明一面世,迅速在行业内推广。该成果1989年通过了河南省组织的鉴定,并获河南省电力系统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华中网局科技成果三等奖。

如同致富的“第一桶金”,这次创新发明让朱玉伟大受鼓舞。在以后工作中,他先后研制改进了30多件带电作业工器具,在促进带电作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
榜样的力量无穷大

当他穿上带电作业服,从爬上杆塔的第一步,就进入了危险的工作区域,强电磁场,弧光放电,啪啪声响……可他却镇静从容,只见他换手套、正帽檐、理了理工具包,一个翻身飞上导线,几个起落、便稳稳的站在了工作位置上。

线下一片仰望,“看,这雄鹰又上天了。”这是在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文化汇演中,以朱玉伟为原形而改编的职工小品《特殊津贴》的一段描述。在全程参与演出后,朱玉伟的徒弟周乐超很有感触地说:“这个小品让自己不但感动于朱玉伟,更感动于带电作业团队,感动于这样一群供电人。”

今年32岁的周乐超是一名退伍军人,也是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人员,曾先后获得河南省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、河南省技术能手、河南省电力公司先进生产(工作)者等荣誉称号。周乐超说,这些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朱玉伟师傅的影响、激励和教导。

 “工作中容不得半点马虎”是朱玉伟对班组成员最基本也是最严格的要求。在一次带电处理异物后,周乐超就曾因装操作杆时没有将工具袋的封口封好,而遭到朱玉伟师傅的严厉批评。为了纠正他不规范的工作习惯,师傅在他工作时录下视频,然后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纠正。

“当时心里有点想不通,感觉很委屈,事后在和朱师傅的交谈中他才说出了其中的缘由,带电作业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的工作,每个细节都马虎不得,绝缘工具更是确保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。”这时,周乐超才恍然大悟,心中的那份委屈渐渐的变成了感动。从这件小事之后,他开始注重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,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。在朱玉伟的影响和带领下,周乐超通过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努力提高操作技能水平,在重要工程施工和竞赛赛场上不断担当重任。

平顶山供电公司“朱玉伟劳模工作室” 于2010年10月28日正式揭牌成立,其即是河南省电力公司首家授牌投入运作的劳模工作室,亦是首批国网公司劳模工作室示范点。工作室充分发挥朱玉伟“国网技能专家“和平顶山公司“首席技师”的作用,带领现有专家团队,开展班组管理的相关课题研究和问题分析,形成一支具有创新活力和技术实力的创新团队,推动各项班组创新活动有序开展。以朱玉伟劳模工作室为依托,该公司先后培养了国家电网公司技能专家肖春伟、河南省技术能手周乐超等一大批品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善打硬仗的青年劳模和先进人物。  

 旗帜引领传承超越

“通过30多年的坚守和相伴,这些冰冷的输电线路,在朱师傅的眼中也具有了生命的温度。”3月27日,河南电视台《对话中原》栏目播出“大工匠”系列专题访谈,以《爱“偷懒”的“电力爱迪生”是怎样炼成的》为题,在长达40分钟的时间内,主持人对供电员工朱玉伟及其团队给予了中肯的高度评价。

 “有人说我是大师,也有人叫我电力‘爱迪生’,其实在自己眼里,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电力工人,这些年只是踏踏实实干好我的工作。”朱玉伟说,能取得这么多成果,主要还是得益于公司系统注重职工创新的良好氛围。多年来,平顶山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劳模选树和职工创新创效工作,坚持举办“劳模在我身边”、“弘扬劳模精神、加快班组发展”等主题论坛活动,积极构建劳模传帮带平台,通过劳模与职工结师徒对子、传授技艺,帮助职工学知识、提技能,培养和带动了一大批青年员工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业务骨干,呈现出“结师徒、练技能、传绝活、出成果”的喜人局面。

“在朱玉伟身上,我看到了父辈们爱岗、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,这种精神是带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。他像一面旗帜带动更多的员工沉下心来钻研技术,成功开辟了一条走技术成才的阳光大道,为技术密集型的电力企业储备了一批雄厚的技术力量。”这是在专题访谈中,谈到朱玉伟给企业发展带来的贡献时,该公司技术院负责人周志锋的表述。